西安子衿礼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手机:029-89521159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海星城市广场A座1216室
网址:www.pxs123.com
民间相见礼
“相见礼”是我国古礼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,简略来说,就是相互见面的礼节。这些礼节规范着各色人等的日常生活,给人们的行止坐卧提供了准则。这些礼节都是人们观念的反映,因此每一个简单的礼节背后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(一)趋
趋是古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传统礼节。指在一些特定场合,卑者、贱者、后辈、地主,自觉遵照法律的规定或约定的习俗,用低头弯腰、小步快走的方式,向尊者、贵者、前辈、宾客表示恭敬。
作为一种礼仪,趋在古代社会是屡见不鲜的。《论语·子罕》云:“子见齐衰者、冕衣裳者与瞽者,见之,虽少,必作;过之,必趋。”意思是说,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、穿戴礼帽礼服的人和盲人,尽管对方年轻,也一定要站起来;在这些人的面前走过时,要快走几步,表示敬意。后辈从前辈面前走过,当然更只能小步快走,决不能昂首阔步。
(二)拜
拜是古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又一种传统礼节。据《世说新语》和《荀子》的记载,古拜屈膝跪地,头不至地,头与腰如衡之平。又,据《礼记·内则》的记载,古拜两手相交,男尚(上)左手,女尚(上)右手。这是由于左主阳,男属阳;右主阴,女属阴的原由。其实,古代的拜并不是一种,而是有九种之多,即所谓“九拜”。《周礼·春宫·大祝》云:“辨九拜,一曰稽首,二曰顿首,三曰空首,四曰振动,五曰吉拜,六曰凶拜,七曰奇拜,八曰褒拜,九曰肃拜”。九拜中,前四种是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礼节,后五种只有特殊情况才使用,其中吉拜、凶拜是丧葬中的拜礼,肃拜是军旅和妇人所行的拜礼。
(三)拱手
拱手,亦称捧手,双手合抱举胸前,立而不俯,表示恭敬。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子路拱而立。”《说文》徐铉注:“两手大指相柱也。”《尔雅·释诂》郭璞注:“两手合持为拱。”拱手和作揖是沿用很久的礼节,一直到晚近仍然存在。
(四)作揖
两手抱拳高拱,身体略弯,向人行礼。如果是参加追悼会,与人作揖,或进或退都要离开原位,即所谓“揖人必违其位。”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说:“古时作揖,但举手而已。”《汉乐府·孔雀东南飞》有“举手长劳劳,二情同依依”句可证。后世因举手常伴以屈身,故亦称打恭为作揖。《颜氏家训》说:“南人宾至不迎,相率捧手而不揖,送客下席而已;北人迎送并至门,相见则揖,皆古之道也。”由此可见,“捧手”与“揖”是古代两种不同的相见礼仪;这也说明南北朝时期,南方和北方在送迎宾客的礼俗上有所不同。
(五)唱喏
唱喏是古代男子所行的一种礼节。作揖时同时出声致敬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碾玉观音》:“[崔宁]倒退两步,低声唱个喏。”
(六)长跪
长跪是跪时挺身直腰。这时身体似乎加长,所以叫长跪。古人席地而坐,两膝着地,臀部紧靠脚后跟。伸腰及股而两膝着地为跪。长跪旨在表示敬意和庄重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云:“有一老父,衣褐,至(张)良所,直坠其履圯下,顾谓良曰:‘孺子,下取履!’良愕然……下取履。父曰:‘履我!’良业为取履,因长跪履之。”又,《汉乐府·孔雀东南飞》云:“府吏长跪告:‘伏惟启阿母……’”以上两例都是晚辈对前辈有所敬的姿势。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(席地而坐的改变),长跪之礼也就逐渐失去了地位。
(七)鞠躬
两脚并拢,两手下垂于股部两侧,弯曲上身以表示敬意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云:“凡遗人……尊卑垂帨。”意思是说,赠送平辈东西,授予者和接纳者双方都要彼此鞠躬。《敦煌变文集·庐山远公诒》载:“来至山神殿前,鞠躬唱喏。”这种礼节是现在致敬、致哀时仍然在普遍使用的礼节。
(八)寒暄
亦作暄寒,是问候起居寒暖的客套话。旧时在拱手的同时,说“幸会幸会”或“久仰久仰”。然后是询问其家人健康平安与否。初次见面还有“请问贵姓(与人初交忌问名,以直呼其名为失礼)”“请教台甫(台甫即尊字、大号,古人除姓名外多有字、号)”“敢问贵庚(问人年龄)贵府(问人居住)”等套话。